top of page
A2410-Case-Study-Kolumba-Museum-Germany-by-Peter-Zumthor-IMAGE-10.jpg

 06.21-07.01

 $249,000

​即刻規劃

當代德國:
萊茵河畔的藝術綺境         

音樂、哲學、文學家輩出的德國,在十八世紀末因人文主義風行,德國哲學提出藉審美陶冶性情,不僅對日後⻄方藝術發展有深遠影響,德國許多大城市居⺠也因此自組藝術協會、有制度地收藏藝術品,並積極地與藝術家交流。戰後德國憲法明定應尊重藝術家的創作自由,因此不吝以補助金支持藝術家,更使德國在當前的藝術領域具有舉足輕重地位。以不同角度領略當代德國,在它理性務實的形象之下,凝練著從內在開始、與美學深深結合的人本精神,驅使德意志民族以強大的創造力,引領世界工業、科學、建築,也使藝術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,在戰後半世紀勾勒出令人歎為觀止的城市風貌。

錨點 1

以二十世紀藝術藏品著稱的路德維希美術館(Museum Ludwig),主以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的藏品為主;畢生收藏超過14,000件藝術品的路德維希夫婦,於1976年時將350件收藏捐給科隆市政府,催生了科隆第一間現代美術館。加上市府原先在二戰後收到的其他藏家所捐贈的藝術品,使路德維希美術館成為歐洲最好的現代美術館之一,亦是全歐最多普普藝術收藏的機構,更重要的是其擁有全球第三大的畢卡索藝術作品,同時也是全球唯一包含畢卡索所有創作時期作品的美術館。參觀這座由市民捐贈藝術品而誕生的頂尖美術館後,不難想像科隆人為何對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感到自豪。

​極致館藏

獲獎無數的柯倫巴博物館,建立於科隆在二戰時期被轟炸多次而成為廢墟的柯倫巴教堂遺址。為保存戰爭血淋淋的傷口,科隆市府一直維持著教堂的原樣,直到2007年,該博物館才搬到這個現代化的新館址,整體重建工作由瑞士籍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—Peter Zumthor操刀,建築師以帶有未來主義的哲思操刀,以簡約的混泥土與紅磚遺址共譜出新舊交織的獨特美感,在新舊之間也暗喻了對於過去戰爭的反思,成為二戰廢墟重建的絕佳範例。

戰地新生

建築新維

​隨著二戰的結束及柏林圍牆的倒下,新德國有如浴火鳳凰般快速重生,一些重要的建築因此在各處拔地而起。其中由德國首位普立茲克獎得主Gottfried Böhm設計的「聖瑪莉朝聖者教堂」、其子Paul Böhm的「科隆中央清真寺」等,皆為德國當代建築表率。此外,以美國建築師Frank Gehry為首所規劃的杜塞道夫「媒體港」,則展現新德國百花齊放的建築多樣性,也象徵擁抱國際的建築野心。

十八世紀末的德國因人文主義風行,許多大城市居民開始自組藝術協會,並有制度地收藏藝術品。如今萊茵河畔介於杜塞道夫至科隆一帶,由於百年來堅實的經濟基礎,大大小小的美術館和私人基金會的密度可謂歐洲之冠、質量驚人。當中包含以收藏 20 世紀巨匠作品著稱的「K20現代美術館」、由安藤忠雄設計的「蘭根基金會」,以及德國超現實主義大師「馬克思恩斯特美術館」等,使人們得以不同角度領略當代德國藝術之美。

​繁花盛綻

多年來定居於德國杜賽道夫東邊約40分鐘車程小城的英國當代雕塑大師克雷格(Tony Cragg),買下市郊有座閒置面積達30公頃的莊園產權後,利用園內起伏有致的地形和建造於40年代的別墅,精心安排Anthony Cragg、Richard Deacon、 Thomas Schütte、Wilhelm Mundt、Norbert Kricke等人的雕塑作品於園內各處,隨著四旬和光影的變化,滿載著動態感的雕塑也隨之改變,讓觀者各自詮釋和理解當下見聞。漫步在這片靜謐的藝術地景中,探索著有機體般的藝術與環境的關係,也更能深入了解克雷格對當今世界提出的見解。

藝術地​景

bottom of page